11月3日下午5時40分,金沙江白格“10.11”滑坡堰塞湖處山體再次滑坡形成堰塞湖。此次滑坡后緣頂部高程約3720米,距水面落差約850米,滑坡縱向長度約900米,最大寬度約360米,最大厚度約85米,體積約850萬立方米。在上次堰塞壩殘留體上,再次堆積約1050萬立方米,形成的堰塞壩最大長度2100米,最大寬度700米,平均寬度約450米,堆積壩最高點高程3011米,壩頂橫斷面最低點高程2976米,堆積壩最大厚度約106米。
應應急管理部邀請,成都山地所崔鵬院士、游勇總工程師趕赴災害現(xiàn)場,開展滑坡堰塞湖災害調查、災害評估與應急處置方案制定等搶險工作。11月8日到達現(xiàn)場后,崔鵬院士立即向鄭國光副部長匯報了成都山地所在本次滑坡堰塞湖災害成因分析、發(fā)展趨勢研判、堰塞體應急泄流槽開挖方案等方面開展的工作,得到鄭國光副部長的充分肯定,相關建議在應急管理部給國務院的信息報告中采用。
11月9日經(jīng)過3個多小時陸路和1個多小時水路跋涉,崔鵬院士、游勇總工程師與應急管理部葉建春副部長到達滑坡堰塞壩體現(xiàn)場,對本次滑坡堰塞湖災害進行了現(xiàn)場考察,分析了滑坡形成條件、發(fā)展趨勢及對搶險救災人員的威脅,對堰塞壩地形條件、巖土組成、結構特征等進行了分析,并對泄流槽位置、斷面尺寸等搶險方案進行了現(xiàn)場會商,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得到采納。
11月10日上午,崔鵬院士與四川省自然資源廳蔣俊副廳長等專家對白格滑坡的變形特征、應急監(jiān)測方案、金沙江沿岸地質災害排查及后續(xù)工作進行了研討與交流。
“11.3”滑坡堰塞湖災害發(fā)生后,成都山地所第一時間與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溝通協(xié)商,緊急啟動了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防災救災機制,及時派出由歐國強研究員、王全才研究員、蘇鳳環(huán)副研究員等人員組成的專家組,聯(lián)合開展應急測繪與災情快速評估工作。專家組充分利用5日17時獲取的高分辨率無人機影像數(shù)據(jù)和二次滑坡堵江事件前的多期高分辨率地形與影像數(shù)據(jù),在分析兩次滑坡、堰塞湖的基本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完成了二次滑坡堰塞湖災情快速研判與減災咨詢建議撰寫,相關成果第一時間提交四川省政府應急辦、減災委等,作為應急救援與處置的決策依據(jù)。
崔鵬院士與葉建春副部長在堰塞壩體上討論應急搶險方案
堰塞湖回水中的西藏江達波羅鄉(xiāng)
“11.3”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無人機航拍影像
最優(yōu)開挖泄流渠道建議方案
堰塞壩爆破建議
堰塞壩泄流槽開挖現(xiàn)場